摘要:他們透過和美國雲端大廠Amazon Web Services(AWS)的合作,積極布局相關生成式AI的市場。 ...
相較柯李兩人,盧秀燕應該是比較不可能的人選。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透過Rapidus,日本也展現出不同以往的產業政策思維。
第三則是綠色轉型和永續。(中央社)日本產官學聯手打造的「晶片國家隊」Rapidus公司,宣布成立半年來動作頻頻,社長小池淳義在一場國際論壇分享他的藍圖並接受《中央社》專訪。當前模式是「可製造性設計」(Design For Manufacturing,簡稱DFM),讓設計商及早瞭解、參與晶片製程,以提高產品良率、提高效能、節省越來越貴的先進晶片成本。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對於半導體產業面臨的其他挑戰,他認為有3件最重要的事,一是人才教育,包括培育新人和使資深人員再進步。
小池淳義強調日本與台灣有很好的關係,未來仍會持續,但同時地緣政治也是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我們要打造的是一個真正全球性的企業」,小池淳義在16日與《中央社》記者的訪談中說。梅洛尼所屬的極右翼「義大利兄弟黨」(Brothers of Italy)去年9月贏得大選,該黨熱衷於展現羅馬當局對美國、北約和歐盟的忠誠。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在日本廣島舉行的G7峰會中,與會領袖將就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和經濟實力方面,尋求達成相同共識梅洛尼當時雖未有明確決定,但試圖從烏克蘭危機與大西洋立場來贏得白宮的信任。梅洛尼所屬的極右翼「義大利兄弟黨」(Brothers of Italy)去年9月贏得大選,該黨熱衷於展現羅馬當局對美國、北約和歐盟的忠誠。
梅洛尼上任不久後,曾在20國集團(G20)領袖峰會上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進行雙邊會晤,美國明確希望義大利退出一帶一路。由於G7成員國與中國的關係各自不同,立場可能有所不同。
因為此場高峰會雖不可避免會和中國較勁,但成員國也會避免一味倒向美方。但報導指出,義大利總理梅洛尼白宮行顯然受到一帶一路影響被多次延期。《共和報》(La Repubblica)17日報導,此次高峰會對於羅馬而言,不至於會被時任總理孔蒂(Giuseppe Conte)簽署的一帶一路,逼得沒有其他選擇。《法新社》報導,債務纏身的義大利2019年成為已開發民主大國中,唯一簽署中國一帶一路計畫的國家,批評者譴責這個計畫旨在購買政治影響力、具掠奪性的「特洛伊木馬」。
七大工業國集團領袖高峰會19日即將到來,盟國和美國都在等待梅洛尼對一帶一路的最終決定。報導指出,儘管梅洛尼在一帶一路議題上已做出許多努力,但梅洛尼的白宮行仍被多次推延,從原先預計春天改到5月,之後又延到6月底,現在最快只能在7月初,但不排除要到9月才能成行。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但在各國角色立場不同下,G7峰會應該不會一直圍繞在一帶一路議題上,因此義大利不在此時做出決定也不至於影響義大利與各國家領導人在其他議題上的雙邊會談。
報導指出,上述作為顯然不足以完全化解美國的疑慮,但梅洛尼設法爭取到時間,凍結在夏季做出任何決定,也藉由延後決定向美國發出一個必要訊號,避免在國際情勢如此緊張時刻與中國加深裂痕。但歐洲考量與中國的經濟連結,對中國有所顧忌。
梅洛尼在去年競選期間表示,與中國達成協議是個「嚴重的錯誤」,義大利現任國防部長也表示,「不太可能」續約一帶一路。一名政府消息人士告訴《法新社》,義大利不會在本次G7峰會發表聲明,但預計會在不加劇緊張局勢的情況下,針對如何與中國保持距離進行閉門討論。
梅洛尼在能否拿到第一份白宮邀請函方面,也面臨國內的壓力,因為政治觀察家認為義大利與中國間具高度象徵意義的一帶一路協議,將成為一大潛在障礙。義大利外交部長塔加尼(Antonio Tajani)將於6月12日訪美,報導推測,塔加尼應該會替梅洛尼的白宮行鋪路。新聞來源 義大利將晤G7領袖 是否退一帶一路成敏感話題(中央社) 義大利是否退出一帶一路受矚 義媒:拖過G7峰會影響不大(中央社) 延伸閱讀 G7唯一簽署「一帶一路」的義大利喊退出,中國學者:北京臉丟大了 義大利官員:一帶一路缺乏經濟效應,續簽機率低,學者分析:考量台灣與美國 中國不太可能如2008金融海嘯後那樣,再次拯救全球經濟 中國投資馬來西亞資金低於歐美日,學者:「一帶一路」商機不如預期 【2023土耳其大選】成功將「一帶一路」為己所用,土耳其如何成為「地緣大玩家」?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在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和俄羅斯因俄烏戰爭遭遇制裁下,義大利企業已備受衝擊。梅洛尼上週表示,目前尚未做出任何決定,並稱這種情況「必須非常謹慎地因應」。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報導指出,此次廣島峰會是由亞洲唯一G7成員國日本舉辦,因此很可能有一部份的焦點放在中國。義大利將晤G7領袖,是否退一帶一路成敏感話題 (中央社)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本週將會晤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盟國將致力確保羅馬當局已準備好退出北京的「一帶一路」倡議。
在日本廣島舉行的G7峰會中,與會領袖將就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和經濟實力方面,尋求達成相同共識而根據歐盟員工工會的說法,同一時期,通譯人員的心理健康問題和倦怠案例顯著增加,據說這與工作量和工作表現壓力節節上升有關。
他們還注意到並非一個蘿蔔一個坑,退休的人多,遞補的缺額卻變少,因此他們的機會比前幾輩的人都要少。在歐盟執委會機器翻譯部門擔任主管的資深通譯官佛蒂(Markus Foti)告訴《Politico》說,科技省下了寶貴的時間。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一名想擠進歐盟翻譯窄門的民眾在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匿名發文說:「翻譯、語言協助、校對的工作,似乎永遠沒有職缺。蘿蔔走了不見坑,年輕人嘆前途茫茫 年輕一輩的翻譯人員抱怨說,他們在這波自動化行動中首當其衝,因為儘管工作量增加,歐盟執委會入門的初階工作卻少了大半。」 工作變多只有機器能扛,人力掰掰 根據歐盟執委會發言人的說法,歐盟執委會通譯人員的工作量,從2013年的約200萬頁增至2022年的250萬頁。
「1999年或管他哪一年的時候,我會花時間走到圖書館查看相關段落,接著才能動手打字。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的數據顯示,在擴大使用機器翻譯的情況下,旗下翻譯部門過去10年縮編幅度達17%。
現在可以把這些時間花在實際的翻譯工作上了。過去10年的外包占比增加,從2013年總產量的26%增加到2023年第1季的36%。
但這讓翻譯人員本身付出了龐大代價。」 新聞來源 AI又快又不會累 歐盟通譯人員成首批犧牲品(中央社) 延伸閱讀 人類譯者會消失嗎?AI劃下了品質低標,永遠有更高難度的市場等著人去發揮 ChatGPT vs 專業翻譯:質量相若,效率千倍,成本十萬分之一 有人認為不需要再學習外語,以後用AI翻譯就可以了,我認為這完全錯誤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Politico》報導寫說,直到短短幾年之前,這樣繁重的工作靠的只有人力。在歐盟這樣一個複雜的機構之中,翻譯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因為每一份官方文件在生效前都必須譯成歐盟全部24個官方語文。工會坦言:「捍衛多國語文並非一場高人氣的戰役,因為它代價十分高昂。」工會同時認為,翻譯職位的削減恐削弱歐盟的多語制度,進而讓英文語文漁翁得利。
而歐盟執委會翻譯支出從2012年的2650萬歐元增加到2023年的3580萬歐元之後,外包預算也從2012年的1260萬歐元增加到2022年的2040萬歐元。(中央社)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以「誰殺了歐盟通譯員?」為題,探討「自動化」是如何悄悄潛入歐洲聯盟各大機構,而翻譯人員又是如何成為首批受害者之一。
這些先進工具物超所值,因為有了這些工具,才有辦法以更少的人力完成排山倒海般的歐盟立法條文。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歐盟執委會表示,歐盟執委會翻譯部門的納編人員已從2013年的約2450人,減至2023年的約2000人。據歐盟執委會說法,每年新聘的翻譯人員數量從2013年的112人下滑至2022年的59人。